新份額:國產國際 暗藏玄機
發布時間:2017/08/01
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,為了降低成本使產品在中國市場更有競爭力,很多外資企業毫無疑問選擇產品國有化。中國市場70%—80%的產品都為國產化,據了解,到了2011年,半封閉活塞式壓縮機的進口比例僅為15%左右。到了2013和2014年,進口比例更是持續下降。
新昌大名總經理謝新江分析:"變化的原因在于國內供給量增加,很多人開始轉向壓縮機行業,加上一批民族品牌做大做強,國產壓縮機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。比如,大明制冷的產品能夠為市場所廣泛認可,靠的是過硬的產品質量,和與經銷商的良好合作關系,以及人性化的售后服務。這三點是大明制冷與國內外同行競爭的基石。與進口產品相比,我們的質量并不遜色,但是性價比更高,加上大明制冷這些年奉行的售后服務政策,更容易為客戶所接收。"
浙江沃克總經理金劍安則認為:"原來國際品牌可謂‘壟斷’整個市場,同時,他們對行業貢獻突出,尤其是產品質量、服務等?,F在,隨著國產企業整體實力的上升,產品適用于普遍型的客戶,因此近幾年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70%。"
沈一冷總經理李卓清也坦言:"國際品牌占有率整體在降低。其原因一是國內企業的產品質量、技術有了較大的提高,二是國內企業產品的價格優勢不斷擴大。"
富士豪中國代理——上海鷺洲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毛光輝介紹:"隨著國內安裝水平的提升,再加上經濟形式不斷平穩調整,因為很多客戶將目光瞄準價格相對便宜的國產品牌。"
國產品牌占據市場六、七成份額,結合利好行情,是不是可以樂觀的認為,企業的盈利水平和綜合實力可與國際品牌相媲美呢?對此,業內人士卻有著清醒的看法。
"國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大于國外企業,但利潤卻遠遠低于國外企業。這就使國內企業難于較快的提高技術和質量。"沈一冷總經理李卓清直言。
泰州市精創企鵝冷凍設備廠的副總經理王建林也贊同:"工人工資年年加,管理成本壓力大,產品價格有走低的趨勢。國產企業想要改變現狀,就必須走高附加值的路線。"